央地紧锣密鼓推进多元投入保障机制,力补3万亿资金缺口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指导意见出台在即

记者 班娟娟 张莫 王文博 实习生 董洁 北京报道

2018年10月11日08:43  来源:经济参考报
 

在当前稳经济形势下,钱往哪里投,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尤显迫切。《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明显的短板仍然在“三农”。距离《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公布已有半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委的配套政策正紧锣密鼓出台,超过20个省份正细化和落实地方版乡村振兴战略。

财政保障、社会资本等多元投入保障机制已经确定,但中国“三农”金融缺口仍高达3.05万亿元。记者了解到,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指导意见正在制定并将加快出台,下一步还将制定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办法。专家表示,在一揽子政策加码之下,大量资金或加速涌向乡村建设。

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近日表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这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将更有力、更全面,会行稳至远。在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时,可以有充足的回旋余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会引导更多社会资源向乡村投入,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新的动力空间。

“钱从哪里来”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点。对此,《规划》明确提出,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机制,坚持财政优先保障,加大金融支农力度,引导和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农村。

各部委的配套政策密集跟进。财政部印发的《财政部贯彻落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公共财政将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落实涉农税费减免政策,鼓励地方政府在法定债务限额内发行一般债券用于支持乡村振兴、脱贫攻坚领域的公益性项目。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勇在近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家建设用的中央预算内资金,一半以上用在了农业农村方面,未来这个力度还会持续加大。

农业农村部与中信集团10月8日签署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围绕七大领域加强产业政策、科技创新与金融投资等方面对接合作。

记者获悉,地方上目前已有超过20个省份出台了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措施,几乎都明确资金投入。其中,广东省安排616.8亿元用于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比上年增长125.9%,加上其他用于“三农”的资金,总规模将达1054.54亿元;山西省决定投入90.23亿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一些金融资本也在加快进入乡村振兴领域。

日前,中民投、河南省农开公司、中原银行携手设立乡村振兴发展基金,规模100亿元,并以此为平台,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向河南乡村振兴领域。浙江省慈溪市农办和市农商行签订了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战略合作协议,计划5年内投入250亿元支持乡村振兴。

不过,中国乡村金融缺口依然巨大。根据中国社科院今年发布的“三农”金融蓝皮书,中国“三农”金融缺口高达3.05万亿元。据悉,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将加快出台。

不过,金融资本全面参与乡村振兴还存在多个痛点。风险和收益不匹配是农村金融面临的最大难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监管层面已经在推动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两权”抵押试点,但是在司法执行层面仍面临很多障碍。实际操作中贷款的抵质押更多还是以其他方式进行,土地经营权只是作为追加和补充,在出现风险后,用行使土地经营权转让和变现来实现风险补偿的案例是极少的。“未来要撬动更多金融机构资金进入‘三农’,还要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实现农村土地真正独立的抵质押。”

制定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办法以及改进农村金融差异化监管体系也将是下一步政策重点。“未来的考核和监管会体现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两个方面。从约束来说,相关业务增速或成为一些指标要求,一旦不能达标,将对一些相关业务准入进行限制。从激励来说,可能体现在差别化的存款准备金、更优惠的再贷款、差异化的风险容忍度等方面,一旦达标,将获得一些政策优惠。”曾刚说。

社会资本是多元投入保障机制的重要力量。“财政投入要向农村倾斜,主要是投向基础设施建设。银行要提供金融优惠政策,解决贷款难、融资难问题,这些是传统渠道。新渠道是动员社会资本助力乡村发展。近年来,社会资本下乡已经取得不少成效。比如企业创办合作社、发展特色农业和旅游等。”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记者了解到,在引导和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农村方面,未来还将完善激励政策。包括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开放力度,鼓励利用外资开展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生态修复、人居环境整治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

“在完善一系列激励政策之后,将会有大量资金涌向乡村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不过,在社会资本和相关项目结合的过程中,社会资本需要投资回报,可能会更多投入乡村旅游业等盈利空间较大的项目。

“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修复等领域,不能单靠社会资本自己运营赚钱,主要应采用政府购买的形式。”朱启臻说,社会资本投入乡村的发力点,应该是联合农户将其拉入现代农业体系中。

(责编:马铭悦(实习)、李彤)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学好“四史”,传承红色基因(人民时评)
  2. 青海省委组织部发布一批干部任前公示
  3.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发布1名干部任前…
  4. 第十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参评作品目录
  5. 肩负起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