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年内第三次降准:并未释放“放水”信号

2018年06月26日14:39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6月25日电 (记者李海霞)自1月25日针对普惠金融定向降准,以及4月25日开始对冲中期借贷便利(MLF)的定向降准后,央行开启今年第三次定向降准。央行决定自7月5日起通过定向降准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和小微企业融资。

多位专家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央行本次降准在于稳妥推进去杠杆,客观上释放了流动性,缓解了资金压力,有利于改善市场情绪。

年内第三次降准

此次定向降准将是年内的第三次降准,前两次分别在1月和4月。

第一次是1月25日开始实施的面向普惠金融的定向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约4500亿元。第二次是4月25日实施的定向降准置换9000亿元MLF,同时释放增量资金约4000亿元。

事实上,央行此次定向降准并不意外。6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就提出过要运用定向降准等方式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不仅只限于小微企业贷款,此次降准对不同银行所释放的资金用处有不同要求:下调5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可释放资金约5000亿元,用于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项目,同时撬动相同规模的社会资金参与。下调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可释放资金约2000亿元,主要用于支持相关银行开拓小微企业市场,发放小微企业贷款。

定向降准并未释放“放水”信号

市场人士认为,本次定向降准释放资金约7000亿元,较4月降准多释放约3000亿元,这易于被市场误解为货币政策转向全面宽松,将推高房地产等资产泡沫。

“央行此举是对冲微调,不是大水漫灌。”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说。

“结构性去杠杆是今年去杠杆的核心,但是在资金面趋紧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和民企受到了冲击,这会让结构性去杠杆的效果不是那么明显。”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实施定向降准,是强调货币政策本身的结构性引导,充分体现了货币政策的灵活性,但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转向宽松。

他表示,此次是定向降准实际上所有的机构都基本囊括在内,会增加整个市场的流动性供给,改变现在实体经济资金面供给比较紧张的状态,把整个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

“预调”控制流动性风险

评级机构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副总经理王青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检视本次降准的具体要求和近期降准政策的实际效果,定向降准实际上短期内将对控制流动性风险起到“预调”作用。

王青认为,降准资金均有专项使用规定,限制了其外溢到房地产等政策调控领域的能力,难以形成“大水漫灌”效果。例如在支持“债转股”方面,要求相关银行要建立台账,逐笔详细记录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实施情况,按季报送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金融机构使用降准资金支持“债转股”和小微企业融资的情况将纳入人民银行宏观审慎评估。

其次,伴随资管新规落地实施,非标存量持续下降,非标资产难以全部转为表内信贷,商业银行存款之外的货币派生能力减弱,货币乘数难以延续高位攀升势头,因此降准不会带动M2和社融数据拐头向上,也就无法产生大规模货币宽松效果。

最后,年初以来流动性边际改善,货币市场主流品种利率均较上年四季度出现一定回落,此前的两次降准对此起到一定作用。本次降准将在7月5日实施,届时将释放7000亿资金,客观上增加了流动性供给,缓解了资金压力,有利于改善市场情绪。

同时,也有市场人士表示,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稳健中性,今年仍有1至2次降准。

6月19日,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发表了题为《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中国货币调控方式转型》的工作论文,9次提及降准。

徐忠认为,随着各项监管措施逐步到位,大量表外业务将回归表内。在金融市场风险得到有效缓释的同时,银行资本充足度和准备金也将面临明显约束,我国也应适度降低法定准备金要求,从而降低金融机构的准备金税负担,畅通利率传导机制。

中信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明明表示,今年降准仍将持续。一是中国法定准备金在世界范围内仍处相对高位,应尽快降下来;二是下半年资金缺口仍然存在,应该持续供应流动性,预计下半年仍有可能降准。

东方金诚判断,年内央行政策力度和节奏会相机微调,或将继续降准0.5-1.5个百分点,相当于1至2次降准。 

(责编:李彤、夏晓伦)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办好思政课 习近平这样划重点
  2. 小小螺蛳粉做成“三个百亿”大产业(人民…
  3. 人民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深层逻辑(庆祝…
  4. 博物馆说|记录南京大屠杀唯一动态画面的…
  5. 陈金虎任常州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