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人民金融>>人民金融滚动新闻

丁延庆:站在中国教育适者生存与激流勇进的十字路口

2018年06月01日11:56 | 来源:央视网
小字号
原标题:丁延庆:站在中国教育适者生存与激流勇进的十字路口

  距离2018年的高考还有19天。

  五月下旬的天气已然像往年一样开始变得闷热,各个中学的模拟考已经基本进行到最后一轮,焦灼感漫延在每一缕燥热的空气里。而丁延庆教授最忙碌的一段时间也拉开了序幕。去各地做讲座,和家长交流沟通,甚至在年轻人中最流行的抖音app上录一段宣传短视频…而这些忙碌将在19天后的一段时间达到一个新的高峰。

  北大老丁,是丁延庆的“外号”。学生们觉得这个务实直率的山东导师亲和,幽默,容易和大家打成一片,便私下里总是老丁老丁地叫着。而实际上,老丁并不老,甚至相比于其他这个年纪的人,他活得更纯粹也更明确。

  北京大学社会学本科毕业之后,丁延庆进入了北大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这也成为他之后致力于教育学研究的重要拐点。硕士毕业之后,他在留校和去教育部的选择中,决定继续留在未名湖畔。

  丁延庆的想法很坚定也很直白,他既想要多了解并研究教育,也渴望亲自实践教育。2001-2005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为期四年的博士生涯,即便过去了很久,老丁回忆起来,仍然“是很有挑战性”的一段岁月。例如,当时他所在的program中期考试三个人里一定要淘汰一人,剩下的两个才能有资格成为博士候选。这样严苛的制度下,丁延庆都以全A或A+的成在这种情况下“大家都拼了命在学习”。数年如一日,他每天早上7:00准时到办公室看文献,丝毫不敢懈怠地复习、做作业、做研究,“真的是比较辛苦”。

  也是在美国,他发现了一个有些“冷峻”的现实:在美国名牌大学里,即便当时多数中国留学生都是拿全奖的优秀学生,但“专业里最顶尖的那些仍多数是美国学生”。他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的学生经历了国内教育机制的打磨之后,对追逐学术已显得有些兴趣缺缺,失去了最原始的求知动力。

  回国后的两年,为了深入了解国内的教育现状,他出任了两年昆明市教育局副局长。任期结束后留任的邀约接踵而至,老丁还是毅然选则了留校。从学生时代到成为北大的副教授,“身体力行”地践行教育一直是他最常态的想法。作为一个高等教育的研究专家,他自己很早就把研究高考志愿的填报作为自己的一个私下里的兴趣,以及“小手艺”,帮着不少身边的亲戚或是朋友的孩子填报志愿,达成高考这个复杂算式最后一步的最优解。但他当时没有想过,有一天,这种私人的兴趣和技艺演变成了帮助越来越多孩子改变人生的一个“干预手段”。

  “贫困人群在教育决策上属于弱势地位,你能想象吗,2014年我们再调研中发现西北某省农村和城市人口在同样的均分上,一本学校的录取率要相差5%;而上同样的学校和专业,农村学生平均比城市学生高17分!”不会填报高考志愿,意味着教育资源本身就稀缺的农村贫困人群,在重要人生节点的教育决策关口,“临门一脚”往往又踢出“臭球”。

  “帮助无助者”!2016年和2017年,丁延庆和自己的团队开赴宁夏、云南,进行教育扶贫干预。第一步是以实证研究确认和测度高考志愿辅导是否可以,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帮到这些孩子们。自己的多年的积累的沉淀,已有望经成为一件可以帮助到成千上万寒门学子的利器。

  面对农村家庭焦虑无助的考生家长,团队的老师和同学们印发了宣传册,普及最基本的报考知识和志愿信息,见缝插针地在宁夏各地开设讲座,并从讲座的听众中,随机选取了一些学生进行了一对一的志愿辅导。提交志愿截止日前的四天四夜,他们唇干舌燥地和学生反复辅导交流,老丁加起来只睡了不足12个小时。他已经不太能回忆起那些学生的面貌,甚至无暇抬眼一望他们的背影。对他们来说,帮助这些苦读多年的孩子们就像快速解题竞赛,争分夺秒解一道道“应用题”,只要专注那些数字和给定的条件,做对了做准了,可能就可以帮到这个孩子一辈子。

  干预实验无疑是成功的,无论是接受了何种程度的辅导(有的只是领到一个手册),志愿的填报效果都有了或多或少的提升,尤其是经过一对一的辅导,尽管很多只是寥寥数语,数据上显示已完全可以弥补和城市学生的“选择鸿沟”。这让老丁很振奋,但同时也产生了新的焦虑。20多年报考志愿的经验,遇上千万量级的高考考生,仍然显得力不从心。但或许正是碰上了最好的时代,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接踵而至,“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在多年的研究和咨询实践中,老丁早就发现,“机器代替人,信息的检索和概率计算更准确。”多年积累的海量数据,“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报考技艺,已经迎来了它们的“春风”——博弈机器学习,以及聊天机器人技术。让机器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以及自我训练,形成能与老丁这样的超一流志愿高手PK并且胜出的填报策略和技巧;辅以聊天机器人,达到和真人一对一辅导无限逼近的互动效果,才是终极的的最佳干预方案。他和团队现在投身的“魁伟”项目就是要提供这样的服务。作为老丁的“分身”,“魁伟”可以规模化地为更多学生提供讯息和辅导,数据分析也必然更加精准和有效。

  但这不是老丁最终的目标,他们正继续致力于合作研发教育咨询机器人,更大地普及专业教育咨询,让学生从入学、择校、补习、认知和学习诊断、选科和学业规划、重要教育节决策、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得到专业咨询服务。以此为起点,教育机器人也是他们今后努力的方向,让更多地人享受便携、定制化的教育,而不是仅仅拘泥于传统的学校教育。老丁也讲到了教育的“去中心化”问题,区块链的思路配合人工智能,有机会让知识的长尾尽可能延伸,让教育更加丰富和多元。像自己读书时看到的那些美国的学生一样,让中国的学生也能学之所爱,爱之所学,并得到真正的“认可”/认证。老丁又强调:“你得喜欢这个东西,才能学得最好。”

  丁延庆可能已经意识到,自己正站在教育界一个适者生存与激流勇进的交汇点上。谈到对自己的定位时,他首先想到的标签是一名北大的教师,顿了顿之后,他说这个角色决定了自己可能不仅要做时代趋势的顺应者,还应该是引领者。他一方面希望更多中国的学生经过多年的苦读奋斗,可以通过高考这座独木桥找到最合适的位置,从而去到更广阔的天地;另一方面,他有着更开阔的思路和一些高屋建瓴地设想。他希望有一天,通过不懈地摸索,能有一天,学生可以得到个性化多元化的教育,真正实现有教无类。毕竟,当他回归最朴实的教师角色,自己一直相信孔子的那句古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责编:李彤、夏晓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