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人民金融

信托“出招”处置预案严防违约

潘洁
2018年05月28日09:01 | 来源: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小字号
原标题:信托“出招”处置预案严防违约

近期,债券、信托产品违约事件频发。分析人士预测,随着下半年信托产品到期规模增长,还有可能爆发新的违约风险。

记者获悉,目前多家信托机构为了保护资金安全和投资者收益,开始使出浑身解数,主动建立违约处置预案。此外,在监管层和中介机构有序处置违约风险的努力下,大部分预期收益产品以延期兑付的方式,避免了投资风险蔓延。

完善风险应急预案

日前,中青旅实业旗下子公司北京黄金5亿元信托贷款违约,涉及中信信托、平安信托两家信托公司。

作为该项目的通道方,中信信托回应称,自今年4月中旬起就密切关注北京黄金、中青旅实业的相关履约能力和债务偿还请款,并多次现场或致函督促其落实还款来源、及时足额还款。5月3日收到中青旅实业发送的《延期兑付申请函》,对方提出延期兑付申请,并承诺于2018年7月4日前偿付子公司的欠款债务。

担任投资咨询顾问的平安信托则表示,针对借款方出现的逾期情况,公司将全力协助受托人执行受益人大会的决策,维护受益人权益。

此前,中信信托还发布风险提示报告,提醒投资者5月18日到期的“中信?天房2号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可能发生违约风险。经媒体曝光后,天房集团及时筹措资金,并与中信信托确认,于5月18日按时足额支付2亿元贷款本金及利息,避免了违约事件发生。

一旦出现逾期未兑付或者风险苗头,信托公司立即启动应急处置预案,积极地和资金管理方、委托人就违约事项展开沟通,督促资金管理方和资金使用方及时还款,最大限度地保障信托委托人的资金安全。

对此,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在违约事件中,信托公司作为第三方机构会承担更多舆论压力,但在这些项目中,信托公司大多是扮演“通道方”的角色,并不是其主动管理的业务,也就是所谓的事务管理类信托。

一位不愿具名的信托机构从业人士透露,目前,对于一些信托公司或基金子公司的项目,尤其是当项目的资金投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时,金融机构提出必须有该项目当地的投资者,有的还要求投资者90%甚至100%都是当地人。

为何一定要有当地人?在该人士看来,本地人对项目当地的情况和进展能快速了解和获知,项目或平台一有风吹草动他们会第一时间知晓,并快速反馈给机构。此外,万一项目发生兑付逾期的情况,当地投资者去投诉或举报融资方、担保方效果更好,也更便捷。

一位信托行业分析师表示,由于信托的私募特征,违约事件往往不容易被人知晓。此前,信托业内的多起违约风险事件被曝光,大多数来源于投资者的主动爆料,以期得到媒体介入,从而推动项目兑付。可以推测,信托风险数量并不限于媒体报道的这十几起。另外,在债券违约不断出现之时,这些发债公司背后,不少也有存续信托存在。

从保护投资者的角度,信托公司在帮助其建立符合自身要求的投资策略的同时,合理的维权机制、充分的信息披露机制被认为同样重要。一旦违约发生,避免大机构独占话语权,建立并完善市场化的风险分担机制和违约处置预案等。

针对信托违约事件频发,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固定收益研究团队指出,2018年是信用风险大年。今年企业融资环境明显紧缩,非标、信贷、发债利率大幅攀升,受监管冲击和回表影响,企业再融资来源中对银行信贷和信托非标等的依赖性持续下降,对信用债公开市场的依赖性不断上升,导致市场上的信用风险暴露明显增多。

信托回归主动管理

资管新规落地后,直至2020年的过渡期,信托通道业务“只减不增”已是行业共识。

于是,回归信托本源、加强主动管理成为信托转型的必然方向。安信信托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主动管理业务由2014年末的27%提升到2017年末的68%,并已在全国多个一线城市布局财富管理中心。

该负责人士直言,目前,安信信托已经主动缩减通道类业务,弱化信托通道化功能,大力发展资产证券化(ABS)业务。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安信信托主动管理规模达到1585亿元,较去年初增加12.1%,占比提升至68%(去年初为60%),远高于行业平均的30%。

信托公司主动管理规模越高,对于信托项目的介入越深,信托报酬率也逐步提升。安信信托数据显示,过往3年,公司信托业务年化平均报酬率均高于1%(行业平均0.4%),其中2017年信托报酬率达2.3%,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0.35%。这主要得益于“公司信托业务定位实业投行,主动管理业务主要以投贷联动的形式服务实体经济”。

记者还获悉,西部信托结合自身业务结构,在通道业务占比高的情况下,主动采取措施控制通道业务增长,目前已暂停受理新报送的通道业务项目。

此外,包括中信信托、华鑫信托、紫金信托等公司纷纷表态,2018年银信通道业务规模只减不增,争取提前终止部分业务。

不过,看似影响力微乎其微的信托通道业务,对于A股的冲击力却不容小觑。此前多次A股闪崩事件的背后,均与信托通道业务有关。

统计数据显示,一些闪崩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甚至出现了同一家信托公司的3至4款信托计划。

据初步估算,信托通道业务覆盖的上市公司数量,接近总数的1/3。其中,陕国投信托无论从产品数量,还是资金体量上看,位列68家信托公司的榜首,被称为“A股信托通道一哥”。

信托专家、西南财经大学兼职教授陈赤认为,近期发生的信托违约事件,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部分企业前几年利用高杠杆扩张业务。在外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金融机构的风控条件不断提高,使得企业前期债务到期时出现现金流问题,最终导致违约事件发生。而“去通道、降杠杆”,正好倒逼信托公司在主动管理方面多下功夫。

(责编:李彤、夏晓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